原创首发:华美达酒店的欢声笑语 张店:黄丰年 题记:: 一辈同学三辈亲,同学之情似黄金。离别卅年虽未面,梦回萦绕心相印。8月2日,我受邀参加了一次学生入校三十年聚会,颇有感触,遂书之,以感谢他们的盛情,并祝他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再铸辉煌。 华美达酒店的欢声笑语 ——原淄博第二卫校九五届社区医学二班同学入校三十年聚会侧记 在淄博张店的人民剧院斜对着一座豪华而又是老牌的大酒店,这就是著名书画家范曾题写店名的——华美达大酒店。 我对这座酒店早有情愫,那是在2016年我们淄博师范74届文史班毕业四十周年同学聚会就在此酒店的五楼银河厅举行的。从此我对其就有了缘分,每次路过此处会不由自主的注视一下,同学们聚会的热闹场面霎时浮现在眼前。 2025年8月2日也就是在这同一所酒店,也举行了一场别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我在原淄博第二卫校所任“老班”的九五届社区医学二班,入校三十年同学聚会。 这天一早,我将客厅和卧室进行了简单整理,摆上水果,沁好茶等待专程来接我的班长尹立祥、劳动委员江海元。这时电话铃响了,团支部书记王立波告诉我他要来接我。我便说“你先到酒店去迎接同学们,过会立祥和海元来接我”,于是他爽快的答应:“那好,我就先去迎接同学们!” 八点多,立祥来电话告诉我,他们已到小区楼下了,我飞忙下楼前去迎接他们。已经近三十年未见了,亲热之情溢于言表。我将他们接到客厅,谈起了毕业后工作和家庭情况。立祥在寿光稻田镇人民医院负责公共卫生,是医院的中层。海元任安丘县官庄镇医院一把手。我们边说边聊,喝着茶水,吃着水果,仿佛把这些年的心里话一股脑儿说出来。因时间的关系,我说:“你们知道家了,以后常来,同学们在酒店还等着咱们,咱到那里畅聊。”在车上我们谈到了昔日的母校,现在已开辟成了居民小区。但他们还是很怀念母校的,我说:“咱稍拐一弯到母校校门前一站,看一眼。”一会儿我们下车,在当年母校门前——(福园小区南门)。他们看到昔日的母校模样已大相径庭,感慨颇多。便在校门前和教室的方向拍了几张照,我们便赶至酒店。 到了酒店,正好立波和臣刚到了,我们热情的拥抱,在聚会筹备组孙丽同学导引下,来到餐厅,我抬头一看是“银河厅”,怎么这么巧啊,与上次我们师范同学聚会时竟在一个房间。房间宽敞,三张大桌子,录像设备,讲台已布置停当,现代而温馨。早至的张颖、宓崇青,赵伟、于琴英、杨卫红、李莉莉等已热情地向我们迎来。同学们陆续到来,在同学们畅谈之际,我脑海中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此班54名同学,来自淄博、潍坊、临沂、东营、莱芜、滨州,日照七个地区。那时他们正是青春花季,个个是当年班内甚至校内的学习精英,而且还是四年的社区医学专业(那时中专一般是三年),君知道当年能考上中专的同学是多么优秀,又是多么难。那时国家中专招生计划少,一个五六十万人口的区县也就录取四五十同学,不少中学甚至剔了“光头”。现在不少人说一个全日制的本科生也不如那时的中专。那时是先考中专,中专考不上,才考高中,以后考大学。所以说那时考中专是首选,尤其是农村,先考取“铁饭碗”为上策。入学后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刻苦学习,个个成绩优秀,没有像现在学生学习浮躁的情况。那时下了晚自习还都在刻苦学习,我作为班主任都得到教室去催促他们回宿舍休息。那时宿舍条件简陋,宿舍没有像现在的空调和单独卫生间。上厕所都得到共用的“大厕所”。但他们无怨无悔,一心扑到学习和班级学校的活动上。班委、团支部也根据班级工作和同学们的具体情况积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记得他们利用星期日组织同学到社会考察,到博山爬小顶山,在颜灵塔下留下了他们的靓影。 转瞬四年的学业结束,各自回到原地区市县报到。可是这时随着改革的形势,大部地区已不包分配,个人自主择业。即使勉强包分配的地市也提高了门槛。就这样他们在各自的地区奋力拼搏,靠着扎实的学习基础和优秀的思想品德,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在单位成了骨干,有的在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也有的干了个体成了企业家等等。个个事业有成,建立了美好家庭,铺就了自己幸福的人生之路。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现在他们基本上都步入了不惑之年。期间我见到了不少同学,淄博本市区内基本都见到了。外地区见到了尹立祥、焦美凤、江海元、梁坤华、范守庆、李海庚、任冠军、高娜、倪秀萍、董学丽、程振雪、刘相兰、牟宗运、亓仲艳、许雷平、张海英(后改名汪秀丽)、菅秀娟、于涛等。想到这些,脑海里总是浮现他们在校时的活泼身影。
|